《江南大学后勤集团会议简报》
(20100114)
会议时间:2010年1月14日上午9:00~12:15
会议地点:后勤集团至善楼一楼会议室
会议主题:江南大学维修工作研讨
会议摘要:针对江南大学新的发展形势,后勤服务精神要回归到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上来,因而维修工作的主要工作重心也要回到为学校提供维修及保障的功能上来,要转变观念,清晰职能。维修与保障中心今后将承担学校大维修的职责,故要认真总结,全面动员,统一思想,科学调配,增强实力,以适应学校维修工作的新要求。
2010年1月14日上午9:00,由后勤集团主办的后勤维修工作研讨会在至善楼一楼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集团领导戴建明、储金柏等同志,有集团各部门的领导葛八全、唐长根、周维金、杨海根、孙大跃、徐文炳、卢瑞元等以及集团各部门的骨干等,后勤管理处的领导李勤、杨敏芳、华法元等同志也应邀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由后勤集团储金柏副总经理主持。
储总首先就会议的议程作了安排。接着,储总阐述了召开本次后勤维修工作研讨会的意义:学校鉴于目前的形势和状况,暂维持原有体制不变。集团领导班子据此决定加强维修工作的力度,尤其在管理方面,要清晰甲乙丙三方的关系。维修与保障服务中心要在08年、09年两年运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总结两年来的得与失,从2010年开始,展示出新面貌,工作上有创新,有突破。在学校大规模基建工作临近尾声,维修量逐年增多的情况下,维修工作将面临包干经费有限、维修责任无限的局面。集团方面希望甲乙双方能同舟共济,但更重要的是,维修工作要更上一层楼,要主动出击。
随后,维修与保障服务中心徐文炳主任作了主题发言。其先对中心两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着重谈了中心工作的不足之处:(1)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2)因校区范围大,维修内容繁杂,工效不尽人意。这与自身下的功夫不足有关;(3)中心内部监控不力,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些教训很深刻,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寻找差距,为2010年的工作做好准备。接着,徐从七个方面就中心2010年的工作设想尤其是工作责任范围进行了阐述:
(一)校区建筑物外部涉及的校园环境设施的维护保养,包括:(1)公共照明设施,泛指道路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景观灯等;(2)水泵设施,泛指用于河道、排污管道及室外给排水的泵类设备;(3)室外市政设施的零星维修,泛指校内道路路面、人行道道板砖、路沿路牙、石球各类井、池的圈、盖、和其它不满500元的维修项;(4)公共服务设施和景观设施,泛指候车站、休闲凳、垃圾桶、路牌标识和亭、台、廊、榭、拦杆、扶手、路障、校门等。
(二)教工家舍区域的公共设施零星维修,包括:(1)楼内给排水总管道的零星修理或更新,楼内排水总管道的疏通;(2)外墙落水管的零星修理或更新;(3)屋顶给水箱内配件的维修和屋面防水层的零星修补。
(三)室外供电线路、室外给水管、室外消防管网、室外消防设施的维修。
(四)校区建筑物内的零星维修,凡校内实行物业管理的楼宇,单件、单项维修费用在500元以上的零星维修项目。
(五)中心职能机构设置的调整,重点体现“首接制”和“一站式服务”。具体是:(1)设立“综合维修服务部”(设维修主管一名),该部由原校园维修110、家舍维修110、工程部整合组成,主要负责日常维修与小型工程施工的工作安排和人员调配;(2)在该部内设立“外环境常规维修专业维修小组”,以瓦工为主,工种包括瓦、木、电,拟聘游基友为组长;(3)在该部内设立“应急维修110”,负责大学城和家舍的应急维修,拟由张煜负责(原设在青山湾的家舍维修110迁移至大学城);(4)在该部内设立“小型维修工程部”, 拟由梅文浩负责。
(六)中心维修工作的实施主要有:(1)强化“首接制”和“一站式服务”的服务力度,中心将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包括会同集团质量部一起检查、回访各院系等);(2)抢修及时;(3)加强自巡自修;(4)做好“立项报批维修”的前期准备工作;(5)凡接到室内维修量单项超过500元的报修申请,经核实后应及时维修完成。
(七)健全中心的管理机制,主要有:(1)强化制度建设,重在管理;(2)主要手段包括设立必须的台帐和各类考核制度等;(3)严肃劳动纪律,上班要做作7小时;(4)提高工作效率,重在管理,要人尽其用。
徐文炳主任就维修工作的主题发言得到了与会成员的热烈响应。
随后,各部门的领导、骨干和后勤管理处的领导作了即席发言:
(一)宿管中心唐长根主任:(1)宿管中心的维修经费来源于学校安排,是按学生总人数×每人每年10元而计,现有维修人员11人,承担64幢学生公寓楼、32万m2建筑面积的常规维修量;(2)宿管中心的维修目标是“保证学生的生活”,关键词是“及时”,要求是“一接报修,10分钟内到现场”,要切记“学生的事无小事”;(3)随着时间的延长,楼房越来越旧,加上基建的遗留问题,感觉维修工作的量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大。
(二)宿管中心维修班长陈建农:(1)维修工作一般当天接报当天完成;(2)涉及难度较大的如渗水、修补墙地砖等只能请维修保障中心帮忙,但不能及时完工,工效不尽人意。
(三)楼宇中心周维金主任:(1)前两年的工作尤其是维修上得到了维修保障中心的帮助,有求必应;(2)估计学校的50万专项维修经费不够,希望今后继续得到维修保障中心的帮助。
(四)楼宇中心维修班长梁明度:(1)楼宇中心与维修保障中心的工作协调尚可,基本上一报修马上就到;(2)尤其是王绍同志工作认真负责。
(五)至善楼负责维修的王班长:(1)至善楼是集团的窗口,一般出现的小问题自己解决,但大问题就要请维修保障中心支持了;(2)维修保障中心的王绍同志工作很负责。
(六)青蓝物业刘全刚:(1)一教楼遇有难度的维修工作就报维修保障中心,均能及时解决。
(七)青蓝物业(青山湾)郑惠琴:(1)小修自修,大修报维修保障中心的家舍维修110,均能及时解决。
(八)饮服中心采供部吴近雄主任:(1)饮服中心与维修保障中心的配合历来较好,无论是以往,还是在去年的高校食堂检查评比中,饮服中心均得到了维修保障中心的大力支持;(2)随着大学城四只食堂5年的使用,将会有大量的维修工作,尤其是排污排水管道的清淤疏通方面,还要请维修保障中心大力支持;(3)希望集团配供中心在购进材料、配件、设备时,严把质量关。
(九)校园环境中心杨海根主任:(1)校体育中心场地的维修得到维修保障中心的大力支持,维修很及时,得到师生们的好评,要感谢徐主任,感谢王绍;(2)校园环境中心与维修保障中心是鱼水关系,校园环境中心对学校外环境积极巡查、报修,维修保障中心则全力维修,双方的工作是相辅相承的;(3)徐主任刚才的发言有两点特别好,一是派专人巡查道路、路灯,二是派专人巡查路牙、路侧石。
(十)集团质量部李晓雷主任:(1)感觉学校的维修工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而维修保障中心则是维修工作的龙头;(2)徐主任刚才的发言考虑很全面,关键是实施,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巡查中主动发现问题,巡查工作要全面覆盖,二是报修工作的及时性,要确实将“首接制”和“一站式服务” 落实好,提高满意率;(3)根据维修工作的特点和特殊性,建议今后对维修保障中心满意率的测评要进行改革,要科学合理,应对维修的工作量进行考核、测评,如按台帐的登记表内容进行回访等。
(十一)集团核算部葛八全主任:(1)希望集团各部门今后的维修任务和维修费用能往维修保障中心转;(2)希望维修保障中心在今后的转包分包工程中能按集团规定的程序办。
(十二)集团配供中心孙大跃主任:(1)材料的质量问题请大家谅解,请大家多提供材料信息,以便“择优录取”;(2)徐主任刚才的发言工作思路与高校后勤维修工作是相符的,配供中心会配合好维修保障中心的“首接制”和“一站式服务”维修工作,增加仓库库存;(3)希望维修保障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十三)后勤管理处物业科杨敏芳科长:(1)就维修“拔改付”专项经费(主要付给楼宇中心),2008年有积余,2009年突破无积余;(2)认为“首接制”和“一站式服务”的关键是:对有限的维修经费要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心中要有一本帐,年底要报一个计划给后管处,这样后管处就能对下一年度的维修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安排。
(十四)后勤管理处负责维修的华法元同志:(1)徐主任关于2010年的工作设想是好的,关键是在实施方面,维修工作不仅仅是维修保障中心一家的事,它同时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2)关于学校50万专项维修经费,就维修内容而言,肯定不够,但目前要做好室内外500元以上的单项维修内容的界定工作;(3)维修工作的前提是服务好。
(十五)后勤管理处李勤处长助理:学校50万专项维修经费,在2008年以前,因校园较新等原因,有积余,但通过2009年一年的运作,肯定要超了。对维修保障中心的日常维修工作提几点建议:(1)经费使用的计划性要加强(如工作量大、又不是很急的项目可报学校立项),使学校50万专项维修经费的使用有针对性;(2)维修工作要全覆盖,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等,提高完好率和维修的及时性;(3)维修保障中心要为学校专项的立项提供数据支持,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十月份;(4)寒假期间,要做好防冻保暖等有时间限制的工作;(5)随着水电监控室的建成及逐步移交,变电所值班人员将全部进入一教楼监控室值班,希望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6)建议巡查工作要加强区、块的概念,合理划分包干区,责任到人。
(十六)后勤集团储金柏副总经理:再强调几点:(1)维修保障中心要认真学习总结其他部门的良好工作经验;(2)学校50万专项维修经费不能用于工程,这是原则;(3)强调自修、报修、抢修、全覆盖的重要性;(4)要实施好“首接制”和“一站式服务”,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好台帐,维修工作才能做到快速反应,因此台帐一定要建好,这是重中之重;(5)维修经费一定要合理使用;(6)今后集团所有的维修工作业务均有维修保障中心与甲方协调。
最后,后勤集团戴建明总经理作了总结性发言:今天的会议气氛很好,大家畅所欲言,谈了很多。集团就维修工作的研讨分二个阶段,开二次会。第一阶段就是今天开的比较高层次的研讨会,第二阶段就是要在基本层面进行广泛动员、人员调整安排、统一思想。随着学校基建工作的基本结束和市场对工程管理日益规范化的大趋势,我们要正视现实,不抱奢望。维修保障中心的主要工作重心要回到维修保障功能上来。从2008年成立维修保障中心以来,因学校基建尚未结束,还有一些零星的工程项目可做,因此,整体力量未转到维修上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要转变观念。学校要教书育人,大学精神要回归,而我们作为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后勤服务精神要回归。今天的会上,要重申、明确,江南大学的维修功能,职责清晰,即学校的维修工作就是由维修保障中心负责。要有主体责任意识,要对学校总的维修最后“兜底”。目前,维修保障中心的专业技术是可以的,但装备较差,为建设一支既有技术保障、又有设备支持的有力的维修队伍,增添及更新设备是必要的。另外,仓库的备件也要随机而变,要多备一些重要的、常用的零配件。刚才大家针对今后如何做好维修工作的发言,思路很好,关键在于实施。希望大家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维修工作,不计较部门利益。同时,维修保障中心要积极与宿管、楼宇、饮服等部门协调好,相互配合好,切切实实做好学校的维修及保障工作。维修保障中心这两年来的工作是主要的,但离学校、用户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希望能认真总结以往工作中的得与失,在2010年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