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内,说起饮食中心“忆江南”品牌西点系列,师生员工会很自然的被那琳琅满目的品种所吸引,也会因其特有的香甜松软所回味,经过长期的历练积累,尤其是近三年多的奋力打拼,王建中与他的西点加工部,终于在以基本大伙唱主角的的餐饮市场争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创出了一条特色经营之路。自去年以来,西点品种销售量大幅增涨,本学期起,日均营业额成倍增加,基本稳定在单日一万五千元左右,创下了历史新高。
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靠的是饮食中心合理布局,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然而更重要的,靠的是王建中和他的团队忠于职守的责任、不断追求的勇气、开拓创新的精神。长期以来,西点加工一直是餐饮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固步自封,品种单一,缺乏创新,必然导致西点产品满足不了学校师生的消费需求,更谈不上追赶外部社会变化发展的步伐,一度使饮食中心的西点加工步入困境,跌至低迷。
2010年9月,王建中临危受命,勇敢地挑起了西点加工部主任的重担。如何使西点产品摆脱困境,重新崛起?如何让团队凝心聚力,发挥潜能?此刻的王建中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作为在后勤饮食战线奋斗了近30年的王建中,可以说是个多面手,样样拿得起,做得出,曾先后干过小炒、中点、西点,也管过设备维修、固定资产等等,先后获得“优秀员工”、年终考核评优、“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眼下的困难吓不倒他,更难不住他,迎难而上,说干就干,王建中带领团队着力抓了几件事,突出了四个“字”。
一是“严”字当头。上任伊始,王建中认真组织加工部全体人员重点学习讨论后管处、饮食中心制定的目标任务、各项管理操作规程,详尽分析校内及社会市场变化情势,严格班组管理要求,明确落实岗位责任,主动向中心定下年度赶超指标,努力引导班组员工心往一处想,工作有目标,为全面打好翻身仗储备宝贵的人才基础。
二是“勤”字为上。为切实满足西点消费者的需求,王建中经常询问征求师生、同事意见建议,努力地勤跑市场,了解行情,主动拜师学艺,提升本领,积极组织参与后管处“优质服务月”活动,成功举办了两届“烘焙食品展示会”特色活动,尽力展现其精湛的专业技能及敬业爱岗、服务师生的良好风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王建中总能身先士卒,模范带头,毫无保留地把制作技术传授给员工,带领班组抓管理、抓细节、抓卫生、抓规范操作,每天都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回家,以高度的自觉默默坚守着心中的那块事业阵地。一段时间下来,居然瘦掉了七、八公斤之多。
三是“创”字引路。在西点行业,缺乏创新,缺少变化就意味着落伍,甚至是淘汰。为此,王建中与他的团队不断以创新求活力,精心打造培育“忆江南”西点特色品牌,努力以创新求发展,紧跟西点变化趋势,倾心开创丰富西点品种。每年假期中,王建中都会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员工外出学习培训,有效了解西点发展变化态势,虚心学习吸收西点经营理念及制作方法,努力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适时淘汰更新品种,不断满足西点消费需求。如今,校内“忆江南”系列西点品牌,新创面包类、蛋糕类、干点类等达近百个品种,极好推进了西点食品“大众化、多样化、精品化”的发展目标,各式西点食品以其色正、香醇、味美、型靓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和喜爱。
四是“实”字为本。在西点食品制作加工过程中,王建中严格工序,狠抓环节,坚持货真价实,安全营养的标准原则,认真落实无锡市相关部门“五个一”加工制作要求,坚决不滥用或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西点食品原汁原味,保持营养;从西点食品的搅拌、醒面、烘焙、成型,到装饰、包装、出售等每个步骤,王建中都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追求完美,力求让师生吃得健康,品得舒心。
本学期开始,中心要求“忆江南”每天开设夜宵至22时,王建中和他的团队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倍增等等困难,合理分工,科学安排,自身带头加班加点,以良好的风貌、踏实的作风、优质的服务坚守岗位,服务师生,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情满“江南苑”,香飘校园中。三年多来,王建中带领西点加工部全体员工,以“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奋发有为”为立足点,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牢记宗旨,默默奉献,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在创新求变中发展,在艰苦拼搏中前行,正逐步成为校园餐饮服务的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