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位维修工老陈,20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为上千个学生宿舍维修过水龙头、修过锁芯,也从不说苦说累,每天都24小时开机、面带笑容的为全校师生服务。可大家却不知老陈的父母常年瘫痪在床,家里经济负担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但在整个暑假期间,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奔波在后勤服务的大情小事中。
老陈全名陈建农,今年50出头,为人特别憨厚,做事积极靠谱。曾经当过兵,1986年12月从部队复员后,就在江南大学干起了维修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现在老陈是江南大学宿管中心维修服务站站长,为了方便同学生活,做好服务工作,他吃住在学校,从来没有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手机24小时开机,接听同学们打来的宿舍水电门锁等紧急报修电话,即便是深更半夜,也随叫随到,及时处理,确保同学们能够正常生活,他常笑到:“干我们这行的,越冷和越热的时候,我们的出勤率就越高。”
几年前,正值开学时期,陈建农父母此时却双双患病在床,作为儿子,内心的焦虑不言而喻,但当时工作正忙,他只能连夜赶回家中,安排好双亲治疗,次日又回到工作岗位上。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花钱请人来照顾。“全心扑在工作上,必然会影响和家人团聚,但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为岗位负责,为同学负责,为学校负责。”老陈这样说到。
维修业务精通,为校节约经费。维修是技术活,技术需要不断钻研,作为维修站站长,在长达20多年的维修生涯中,老陈时刻不忘钻研技术,早在原江南学院时,因为技术好,活儿做的细,有个老教授在负责改造实验室,点名要求陈建农去安装电路;在研究如何能花更少的钱而又根本解决水龙头漏水问题时,老陈自掏腰包,反复实验,最后发现只要在阀芯内管里加一个垫圈,便可解决问题,维修成本从原先的8块钱直接降到不足4分钱,仅维修水龙头一项,就为学校节省15000多元;2009年6月的梅雨季节,由于连降暴雨,宿管中心所辖的外教公寓园区里,路面窨井水位迅速抬高,造成外教公寓地下停车库十几根电缆线管水流倒灌,仅有的两台小水泵根本来不及抽水,眼看地下车库的两个大配电柜淹没在30多公分的水里,当时他非常紧张,担心影响外籍老师们的日常生活,就立即跑回自己宿舍拿了自己所有的被子,叫上维修班的同事,冒着触电的危险冲进车库进行堵漏,大家齐心协力最后保住了配电柜,避免引起大范围的停电事故,挽回了经济损失。
为人忠厚老实,乐心帮助他人。维修工作是门技术活,而学生宿舍的零星维修工作十分繁琐,不过稍有空闲,他就组织全班同事加强各位练兵,采取相互切磋、边干边学、考核竞赛等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大家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潜心钻研维修技能的激情,力争让每个人都成为维修多面手。现在每个人都能熟练地检修电器线路、修理水箱、整理家居、焊接护栏、更换锁芯,甚至修陪钥匙、修车补胎这些“兼职工作”。陈建农最大的体会是,也许维修岗位从整个学校来看小之又小,但却同样需要一丝不苟的工作。而要让岗位发挥最大的效能,绝对少不了一份默默的付出和执着的坚守。